前沿研究

心脏生化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短期预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9-04 10:18:52      浏览  次

作者:章志玲,刘蓉,张明(通信作者)

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心脏生化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76(2023)07-0061-04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95015)

当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居高不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基本病因,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患者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2],故及时诊断、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对 AMI患者的预后改善尤为必要。因某些心脏生化标志物与心肌梗死预后有一定关系,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心脏生化标志物对 AMI 短期预后的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8 月于我院就诊的 100 例 AMI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24 例)和未发生组(76 例)。其中,男 62 例,女 38 例;年龄 50 ~ 79 岁,平均(60.32±3.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排除标准:伴有感染或传染性疾病;凝血或造血功能异常;合并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脏疾病;肝脏、肾脏、心脏、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存在意识障碍;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瘤。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1)资料收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等。(2)实验室指标检测: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 5 ml,对血液标本行离心处理(3 000 r/min,离心 10 min)获得上层血清,置于抗凝管内低温保存;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cardic troponin I,cTnl)、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肌 酸 激 酶 同 工 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测定应用免疫抑制法;D- 二聚体(D-dimer,DD)测定应用免疫比浊法;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 应 用 免疫定量分析法;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应用电化学发光法。

随访 1 年,通过电话或门诊方式定期随访,每3 个月随访 1 次,随访期间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加重、心源性休克、严重心绞痛、复发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心脏生化标志物水平;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心脏生化标志物对 AMI 短期预后的价值。

1.3.1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 2 检验,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

100 例 AMI 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24 例,其中心衰加重 1 例、恶性心律失常 4 例、严重心绞痛 4 例、复发性心肌梗死 6 例、心源性休克 8 例、心源性猝死 1 例,其余 76 例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2.2  两组心脏生化标志物水平比较

发生组 cTnl、NT-pro BNP、CK-MB、hs-CRP、DD、FFA、PCT 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 2 两组心脏生化标志物水平比较(x±s)

注:cTnl 为肌钙蛋白;NT-pro BNP 为 N 末端脑钠肽前体;CK-MB 为肌酸激酶同工酶;hs-CRP 为超敏 C 反应蛋白;DD 为 D- 二聚体;FFA 为游离脂肪酸;PCT 为降钙素原

2.3  心脏生化标志物对 AMI 短期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 AMI 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以 cTnl、NT-pro BNP、CK-MB、hs-CRP、DD、FFA、PCT为自变量,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Tnl、NT-pro BNP、CK-MB、hs-CRP、DD、FFA、PCT 均为影响 AMI 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见表 3。

表 3 心脏生化标志物对 AMI 短期预后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注:cTnl 为肌钙蛋白;NT-pro BNP 为 N 末端脑钠肽前体;CK-MB 为肌酸激酶同工酶;hs-CRP 为超敏 C 反应蛋白;DD为 D- 二聚体;FFA 为游离脂肪酸;PCT 为降钙素原

3  讨论

AMI 是心血管病的危急重症,是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便秘、不良饮食习惯等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进而促使机体冠状动脉病变所致,具有病情凶险、发病急骤、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 [4-5]。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 AMI 的常用手段,且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6-7]。因此,早期预测 AMI 患者的不良结局,指导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临床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生化标志物检测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全部检测过程中的指标,如 PCT、hs-CRP 等炎性标志物,DD 等凝血功能标志物,cTnl、CK-MB 等心肌坏死标志物,FFA等心肌代谢标志物,NT-pro BNP 等心脏功能标志物,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可以更有效地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预测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组各项心脏生化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各项心脏生化标志物均为影响 AMI 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心脏生化标志物水平与患者短期预后密切相关。hs-CRP 属于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高低可反映心肌梗死患者炎症状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的稳定性,当机体组织出现炎症反应或血管损伤后,可大量释放炎症细胞,诱发炎症级联反应,提高血清 hs-CRP 水平 [8-9]。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水平升高可增加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FFA 是肝脏、心肌、骨骼肌等重要组织的能量供应物质,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非酯化脂肪酸,但 FFA 生成过多会提高 α1 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并大幅增加血管紧张素的分泌,增加平滑肌细胞中 Ca2+ 的通道数量,利于增加灵敏度,增大血管外周阻力及紧张度;同时,其具有细胞与组织毒性,可能导致细胞膜损伤及离子通道功能障碍,长时间蓄积于内皮细胞内,会造成线粒体功能异常,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诱发氧化应激障碍,提升内皮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及凋亡,进而影响患者预后 [10-11]。DD 水平升高是高度凝血状态发生与血栓形成的标志。机体 DD 水平升高提示机体纤溶酶与凝血酶活性相对较高,易发生纤溶亢进与血栓,影响介入治疗效果,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12-13]。PCT 由甲状腺 C 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清含量低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一旦受到细菌感染等刺激时,血清 PCT 水平会明显升高,且水平变化与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动脉硬化联系密切,对 AMI 患者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14-15]。cTnI是心肌细胞内的结构蛋白,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对心肌损伤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当心肌细胞受损时,细胞膜受损,血清中的 cTnI 水平会明显升高,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心功能更差,预后也更差 [16-17]。NT-pro BNP 是由心室合成的心脏神经激素,可反映患者心室功能变化,当心室扩张时水平升高。当心肌损伤、心功能紊乱、心室壁压力或张力较大时,NT-pro BNP 水平会明显增加,并相应地加重患者病情,影响心功能,导致患者预后欠佳 [18-19]。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质内,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AMI 预后不良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坏死,导致室壁张力改变,影响心室压力,促使心肌细胞合成大量 CK-MB,提高血清 CK-MB 水平,故其水平高低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20]

综上所述,AMI 短期预后不良者 cTnl、NT-proBNP、CK-MB、hs-CRP、DD、FFA、PCT 水平明显升高,各指标均可作为 AMI 患者短期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参考文献】 

[1]王楠,郑迪,宋毓青,等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J]. 内科理论与实践,2020,15(6):369-374.

[2]贾静静,董平栓,范喜梅,等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7):1049-1052.

[3]陈可冀,张敏州,霍勇 .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6):641-645.

[4]田丽晓,秦历杰,王龙安,等 .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脑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10):1174-1177.

[5]赵曼云,郭蔚虹,张霞 . 血清和肽素、脂蛋白(a)水平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2):2249-2252.

[6]穆乃外尔·萨比尔,阿卜杜外力·艾尔肯,美日班·外力,等 . PLR、NLR、RDW 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6):2273-2276.

[7]李炳强,赵劲东,陈瑞晓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血清 TT3、FT3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7):820-823.

[8]杨智华,梁星,段亚南,等 . 血清肌钙蛋白 I,超敏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

[9]张静敏,高永莉,叶磊,等 . 炎症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预测作用 [J]. 医学综述,2020,26(18):3566-3571.

[10]杨汉麒,赵继利,杜斌斌,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与 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3):320-324.

[11]闫娜,郭浩,孙红梅 . 血清游离脂肪酸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35(3):244-246.

[12]朱秀英,吴畏,李广鹏,等 . 血清 PCT、D-二聚体及 BNP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4):455-459,463.

[13]温宗玉,于彤彤,武佳科,等 . D-二聚体对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7):86-91.

[14]任艳琴,赵凯华,高胜利,等 . 降钙素原联合 N 末端脑钠肽前体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术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8):1349-1352.

[15]彭友海,李忠,曾金红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标志物四项与 PCT、BNP 的相关性 [J]. 海南医学,2021,32(10):1234-1237.

[16]朱志远,戴军,王海燕,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 hs CRP/PAB、NT-pro BNP、LVEF 水平与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 [J]. 中国医药导刊,2019,21(7):392-395.

[17]杨淑娟,梁锦荣,李盘石,等 . 血清 cTnI、hs-CRP、NT-pro BNP 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J].山东医药,2020,60(2):75-77.

[18]任丽娜,王东,闫晓武 . CK-MB、cTnT、H-FABP、MYO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J]. 贵州医药,2021,45(12):1907-1908.

[19]李军涛,田荣英 .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与脑钠肽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河 北 医 药,2019,41(12):1779-1783.

[20]钱净,李雪,杨丽琼,等 . 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31-34.

内容来源于《医疗装备》杂志,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系统

本系统为《医疗装备》唯一投稿平台,以方便作者在线投稿、查询、缴费等;《医疗装备》未授权其他任何单位、个人进行网站建设或收稿、收费等行为!

官方信息

  • 欢迎关注《医疗装备》官方公众号

《医疗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1-2017
ylzbzz.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7008523号-1   网站构建:Blove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