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研究

四川省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现状调查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02 10:15:39      浏览  次

作者:胡波,马桥(通信作者),李长虹

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成都 610041)

〔关键词〕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现状调查;防护用品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2376(2025)07-0001-04

基金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655)

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涉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辐射安全。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众多医疗机构,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的现状,并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1]。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的现状,为制定放射性危害因素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采用自制问卷对四川省 21 个市(州)辖区内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不含牙科诊所),按照医疗机构级别及放射诊疗类型(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治疗和 X 线诊断)进行数量统计。

1.2  方法

调查数量不少于 1/3 的放射诊疗机构 [2],本研究最终选取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进行调查,占医疗机构总数的 65.11%。调查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及放射诊疗设备情况、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针对开展核医学、介入治疗与 X 线诊断的医疗机构)。二是放射诊疗频次,包括放射治疗人次、核医学人次、介入治疗人次和X 线诊断人次。

根据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场所防护监测项目要求,除凉山彝族自治州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应满足县(区)级覆盖率为 50% 外,其余市(州)均应满足县(区)级全覆盖,同时对本辖区内开展放射治疗的 60% 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控制监测。本研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 [3-7] 最终选取 179 家医疗机构的 570 台设备及场所进行质量控制及场所防护监测,监测设备包括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治疗及 X 线诊断设备,并将所有数据录入全国医疗机构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此项工作为职业病防治常规工作,具体内容省略)。

1.3  质量控制

所有参与调查与监测的人员均进行统一的培训,现场监测人员不少于 2 人,且各监测项目承担机构应确保参加监测的人员具有从事放射卫生监测的工作经验。

1.4  数据处理

从全国医疗机构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导出数据,利用 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

四川省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共 4 104 家(不含牙科诊所),其中,三级医疗机构 371 家(占比 9.04%),二级医疗机构 828 家(占比 20.18%),一级医疗机构 1 343 家(占比 32.72%),未定级医疗机构 1 562 家(占比 38.06%),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占比不足 30%。21 个市(州)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数量见表 1。

表 1 四川省放射诊疗机构情况统计(家)

2.2  放射诊疗设备情况

本研究最终选取的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配置放射诊疗设备共 8 189 台。

2.2.1  放射治疗设备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中开展放射治疗机构总数为 101 家,共有放射治疗设备 190 台,见表 2。

表 2 101 家放射治疗机构的放射治疗设备情况

2.2.2  核医学设备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中开展核医学的医疗机构有 49 家,共有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MRI 设 备 3 台、PET/CT 设备 24 台、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CT 设备 27 台。核医学设备在所有放射诊疗设备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2.2.3  介入治疗设备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中开展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有 244 家,共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机 186 台、C 型臂 X 线机 233 台、其他设备 23 台。

2.2.4  X 线诊断设备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中开展 X 线诊断的医疗机构有 2 668 家,配置 X 线诊断设备总数为 7 526 台,见表 3。目前,各医疗机构所配置 X 线诊断设备以CT 与数字 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为主,占比达 71.38%。

表 3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的 X 线诊断设备配置情况

注:DR 为数字 X 线摄影;CR 为计算机 X 线摄影;CBCT为锥形束 CT

2.3  个人防护用品

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中,开展核医学、介入治疗与 X 线诊断的医疗机构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见表 4。

表 4 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 家(%)]

2.4  放射诊疗频次调查

2024 年,2 672 家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诊疗频次共计 51 219 658 人次,以常规 X 线、CT 诊断为主,见表 5。

表 5 放射诊疗频次调查情况

2.5  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情况

共检测设备 570 台,合格 534 台,见表 6。

表 6 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率情况

注:DR 为数字 X 线摄影;SPECT 为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2.6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

570 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8-10],合格率为 1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种类日益丰富,技术不断更新,CT、PET/CT 等设备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存在一定差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城市,三级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最全面且设备类型先进,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相对陈旧,与秦启凤等 [11] 调查的云南省 818 家放射诊疗机构现状一致。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不仅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可能导致患者就医选择的不均衡。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的投入,提高设备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此外,四川省目前放射诊疗设备还存在明显不足,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核医学设备及介入治疗设备配置相对匮乏,全省每百万人口放射诊疗设备保有量为 2.32 台 [12],刚刚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设定的标准(2~4 台 / 百万人口)[13]。且全省整体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分布不均,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城市,介入治疗设备的配置相对匮乏,阿坝藏族自治州无介入治疗设备,甘孜藏族自治州仅有 1 台介入治疗设备,各县(区)的介入治疗设备配置均存在不均衡现象,难以满足偏远地区患者的诊疗需求,建议应加强医疗资源的集中配置,切实保障各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个人防护用品在放射诊疗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辐射暴露。本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医疗机构对于个人防护用品不够重视,仍然存在未配置相关防护用品的情况,尤其是介入治疗的铅橡胶手套配置率严重不足,配置率仅为 60.91%。张秀云等 [14] 对青岛市介入放射诊疗防护用品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介入防护手套配置率最低,仅 51.61%,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本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医务人员沟通得知,部分介入工作人员对使用防护用品的意识不强、不熟悉使用方法,导致介入防护手套的配置率和正确佩戴率均较低。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防护用品的管理,确保配置充足、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品,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防护用品的使用技能;卫生部门应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重点关注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 [15]

本研究对 179 家医疗机构的 570 台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率为 93.68%,场所放射防护合格率为 100%,与赵三虎等 [16] 对浙江省医用放射诊疗设备辐射防护现况的调查结果(设备性能和场所放射防护监测合格率分别为 97.94% 和 95.68%)相似。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

综上所述,四川省开展放射诊疗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不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医疗机构能力的提升,以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介入治疗的铅橡胶手套配置率不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关注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辐射防护意识,确保安全高效地开展放射诊疗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德明,苏旭 . 四川省医用辐射防护调查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1):40-41.

[2]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 2024 年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川疾发 〔2024〕51号 [A].(2024-04-25).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519—2019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

[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医用 X 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20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标准:WS 817—2023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

[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伽玛照相机、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T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523—2019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

[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医用直线电子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674—2020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8]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 120—2020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21—2020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1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11]秦启凤,樊芳,杨波,等 . 云南省818家放射诊疗机构现状调查分析 [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3,49(4):360-362,381.

[12]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四川概况[EB/OL]. (2025-03-20).https://www.sc.gov.cn/10462/10778/10876/2023/11/2/ba3f48a5eae4494aa22e0210583f9d4d.shtml.

[13]WHO.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rogrammes: Policies and Managerial Guidelines[M]. 2nd ed.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

[14]张秀云,刘洁,刘珍友,等 . 青岛市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及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计佩戴率现状调查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3, 32(4):427-432.

[15]霍彬彬,徐志勇,何冬冬,等 . 淮安市非医疗机构核技术应用及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2021,30(1):10-13,18.

[16]赵三虎,吴寿明,俞顺飞,等 . 浙江省医用放射诊疗设备辐射防护现况调查 [J]. 预防医学, 2016,28(7):721-722,725.

内容来源于《医疗装备》杂志,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系统

本系统为《医疗装备》唯一投稿平台,以方便作者在线投稿、查询、缴费等;《医疗装备》未授权其他任何单位、个人进行网站建设或收稿、收费等行为!

官方信息

  • 欢迎关注《医疗装备》官方公众号

《医疗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1-2017
ylzbzz.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7008523号-1   网站构建:Blovemedia